期刊简介

  本刊特点:内容丰富,信息量大,可读性强,刊出周期短;贴近临床,突出实用,数据准确,资料可靠。办刊宗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普及与提高相结合,面向临床,及时报道国内外临床内科方面的先进治疗经验和实用新技术,促进医学信息的广泛交流。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河北省教育厅

主办单位: 河北医科大学

出版部门: 《临床荟萃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4-583X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3-1062/R

邮发代号: 18-233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6

出版地区 河北

出版地区 河北

订购价格 408.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临床荟萃杂志
  • 杂志名称:临床荟萃杂志
  • 主管单位:河北省教育厅
  • 主办单位:河北医科大学
  • 国际刊号:1004-583X
  • 国内刊号:13-1062/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期刊收录:剑桥科学文摘, 农业与生物科学研究中心文摘, 哥白尼索引(波兰),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上海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临床荟萃杂志2001年第16期文章
  • 缓释盐酸二氢奎尼丁预防中老年阵发性房颤复发的临床观察

    我们自1992年1月至1996年12月应用缓释盐酸二氢奎尼丁(赛利科)预防阵发性房颤(PAF)复发,并与乙胺碘呋酮作对照,进行了长期随访.旨在观察赛利科的疗效及副作用,为选择临床药物提供依据.......

    作者:李玮;李玉民;卢文田 刊期: 2001- 16

  • 纳洛酮治疗肝性脑病的效果分析

    肝性脑病是由于严重肝病引起的,以代谢紊乱为基础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调的综合征.治疗上以降血氨和纠正氨基酸的不平衡为主.纳洛酮作为β-内啡肽的抑制剂,可保护神经细胞并有中枢催醒作用,可使肝性脑病患者提前清醒和改善症状.我们临床应用纳洛酮治疗肝性脑病取得良好效果.......

    作者:盖延红;栾晓东;宋晓华 刊期: 2001- 16

  • 低分子肝素、尿激酶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观察

    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是冠心病中仅次于透壁性心肌梗死的一大综合征,临床治疗及预后较差.探讨一种更有效的治疗方法对改善其预后有重要临床意义.本文对比分析了尿激酶(UK)、低分子肝素(LMWH)对UAP患者的有效性和对其预后影响,为选择更有效的药物提供依据.......

    作者:张巧云;黄振文;王华力 刊期: 2001- 16

  • 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功能恢复的作用

    急性缺血性或出血性脑卒中常导致情感、认知、语言、运动等多方面的功能障碍.国外研究显示百忧解可促进脑损伤后神经功能的康复[1,2].我们采用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氟西汀(SSRI,百忧解)或帕乐西汀(赛乐特)治疗急性卒中患者,观察其对卒中后偏瘫、抑郁情绪、独立生活能力等恢复的影响.......

    作者:石晓燕;张云强;江映红;崔佳;邱骞 刊期: 2001- 16

  • 抗菌药物应用现状分析

    针对临床抗菌药物滥用现象的问题,我们对一所三级综合医院部分病例用药情况进行调查,现总结分析如下.1材料与方法1.1资料来源一所500张床位的三级乙等综合医院.微机调出2000年抗菌药物出库总数、金额及全年药品的总金额,计算各类药物消耗顺位、抗菌药物占药品销售金额的百分比.抽查同年14个病区住院时间长、疑难危重或手术为主并应用抗菌药物的出院病历840份,抽查率占全年出院病历的8.79%.按抗菌药物合......

    作者:卢堃;林远凤 刊期: 2001- 16

  • 尼莫同治疗血管性痴呆临床观察

    血管性痴呆(vasculardementia,VD)是老年人痴呆的重要原因之一.据我国11个城乡普查,60岁以上老人中的患病率为324/10万[1],随着人口老化,VD患者逐年增多,给家庭、社会造成严重负担.因为VD是一种常见而某些功能又能改善的痴呆,所以为了探索对VD的有效治疗药物,观察了钙通道阻滞剂尼莫同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疗效,将观察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刘登会;程燕玲;王维平 刊期: 2001- 16

  • 癔症性精神障碍神游症1例

    患者男,22岁,战士.因回家探亲得知自己女友与别人私奔等精神刺激,1个月后出现到处游走.利用乘火车、骑自行车、步行等方式去了武当山、大别山及安徽桐城等地,后因购买假枪伤人被公安局拘留通知部队接回.整个行程历时47天,于1996年6月13日收入我院精神科.躯体及神经系统检查、常规化验、心电图及脑电图检查均未见异常.神经检查:意识清楚,意识范围狭窄,表情较自然,情感反应尚协调,心不在焉,凝神空中,只说......

    作者:曾丽萍 刊期: 2001- 16

  • 原发性恶性心包间皮瘤1例

    患者,男,41岁.因胸闷、气促20余天,全身水肿1周入院.患者于1999年10月无诱因地出现胸闷、气促,症状逐渐加重伴咳嗽、咳痰,痰少为白色泡沫状,无血性物质;亦无畏寒、发热症状,曾在当地医院治疗,症状无缓解,出现进行性全身水肿1周入院.既往体健,无特殊病史.入院查体:一般情况差,半坐卧位,T37.6℃,P108次/min,R26次/min,BP90/70mmHg(1mmHg=0.133kPa),......

    作者:杨松生;王永强 刊期: 2001- 16

  • 脑血吸虫病1例

    患者,男,20岁,武警某部河北籍战士.主因头痛、呕吐3天、抽搐2小时于2000年6月5日入院.3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头痛、头晕、呕吐,为胃内容物,测体温37.3℃,自服百服宁片(剂量不详)后,症状无好转,头痛渐加重,2小时前出现抽搐,口吐白沫,伴小便失禁.入院查体:体温37.3℃,血压120/75mmHg(1mmHg=0.133kPa),脉搏92次/min,精神差,咽充血,双侧扁桃体Ⅱ度肿大,颈软......

    作者:刘辉;南瑞;耿瑞慧 刊期: 2001- 16

  • 脑梗死血浆血小板膜TS与TxB2、6-酮-PGF1a的变化

    脑血管正常功能的维持有赖于许多生物活性物质的动态平衡,其中血栓素B2(TxB2)和6-酮-前环素F1α(6-K-PGF1α)分别是具有较强促进抑制血小板凝聚作用和前列环素稳定的代谢产物.测定血小板膜具有粘附分子作用的凝血酶敏感蛋白(TS)和血浆TxB2、6-K-PGF1α三种生物活性物质的水平,对进一步研究脑梗死发病机制和超早期治疗将有重要意义.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薛慎伍;葛树业;王树才;李云峰;张象温;常青;徐军 刊期: 2001-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