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特点:内容丰富,信息量大,可读性强,刊出周期短;贴近临床,突出实用,数据准确,资料可靠。办刊宗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普及与提高相结合,面向临床,及时报道国内外临床内科方面的先进治疗经验和实用新技术,促进医学信息的广泛交流。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河北省教育厅

主办单位: 河北医科大学

出版部门: 《临床荟萃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4-583X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3-1062/R

邮发代号: 18-233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6

出版地区 河北

出版地区 河北

订购价格 408.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临床荟萃杂志
  • 杂志名称:临床荟萃杂志
  • 主管单位:河北省教育厅
  • 主办单位:河北医科大学
  • 国际刊号:1004-583X
  • 国内刊号:13-1062/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期刊收录:剑桥科学文摘, 农业与生物科学研究中心文摘, 哥白尼索引(波兰),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上海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临床荟萃杂志2007年第23期文章
  • X综合征32例临床分析

    心脏X综合征表现为心绞痛(特别是劳力性心绞痛)、心电图运动试验阳性、但麦角新碱试验前、后的冠状动脉造影正常[未见狭窄和(或)痉挛],而冠状动脉血流储备降低的症候群.近年来,随着冠状动脉造影的广泛开展,心脏X综合征的诊断病例越来越多,但相应报道却较少见.现将笔者等近年来收治的32例报道如下.......

    作者:周健;马立辉;郭靖涛 刊期: 2007- 23

  • 溶血磷脂酸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关系

    溶血磷脂酸(LPA)是血浆中的一类脂类小分子物质,在动脉粥样硬化与缺血性心脑血管病发生发展过程中起核心作用[1].它可以通过G蛋白偶联受体影响靶细胞的功能,发挥多种生物学效应,如促进血小板聚集,诱导平滑肌细胞收缩,使神经细胞生长锥萎缩和轴突回缩,促使成纤维细胞、内皮细胞、平滑肌细胞增殖,成纤维细胞黏着斑和应力纤维的形成等[2].本研究通过测定血浆LPA水平,并结合冠状动脉造影结果,探讨血浆LPA水......

    作者:靳翠彬;薛红梅;王伟;王静;李艳红;段保湘;闫惠芳;田西菊 刊期: 2007- 23

  • 经导管封堵房间隔缺损术后心律失常分析

    房间隔缺损(ASD)是临床常见的左向右分流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主要累及右心.经导管介入封堵治疗继发孔ASD,具有创伤性小,疗效可靠等优点,是近年来治疗心脏畸形的热门新技术.心律失常是心导管术常见的并发症[1],虽已经引起人们的重视,但相关报道甚少.本研究对我院近4年来经导管封堵治疗ASD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探讨封堵术与心律失常的关系.......

    作者:孙中波;伍广伟;覃晓波 刊期: 2007- 23

  • 667例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艾滋病患者临床分析

    目前,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HIV/AIDS)在我国已经进入快速增长期,为探讨HIV/AIDS的流行病学特点和临床特征,我们对本院1998年1月至2006年6月收治的667例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及总结.......

    作者:刘爱梅;李月川;张力;赵晓赟 刊期: 2007- 23

  • 30 726份常规心电图中Brugada波检出分析

    Brugada综合征是由于显性基因缺陷导致钠离子通道异常从而使心肌细胞复极离子流紊乱并诱发室速心室颤动等恶性致命性心律失常的遗传性疾病.Brugada波作为诊断Brugada综合征的必要条件,对于初步判断Brugada综合征并筛查药物激发试验对象具有重要意义.我们分析了30726份心电图中Brugada波检出情况,以此推断我国云南省Brugada综合征可能发生率.......

    作者:周栋;郭涛;刘中梅;王光耀;郝应禄 刊期: 2007- 23

  • 血液透析滤过治疗透析后心包积液

    心包积液是慢性肾功能不全常见并发症,也是重要死因之一,随着血液净化技术的日趋完善,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生存期延长及老年患者增多,合并心包积液人数也逐渐增多,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消除心包积液具有重要临床意义.我院自2001年以来采用过强化血液透析治疗及在线血液透析滤过治疗产生不同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郝峥;詹瑞英 刊期: 2007- 23

  • 脑出血患者血浆中脑钠尿肽和内皮素关系的研究

    脑出血(intracerebralhaemorrhage,ICH)是指源于脑实质内血管的非创伤性的自发性出血,以较高的发病率、致残率和病死率严重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脑钠尿肽(BNP)和内皮素(ET)参加了脑血管疾病(CVD)的病理生理过程[1,2],本试验利用放射免疫分析法(RIA)研究ICH患者血浆中BNP和ET的动态变化及关系认识,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张文英;张翠英;李莹 刊期: 2007- 23

  • 血幽门螺杆菌特异抗体IgG、IgA、IgM与缺血性脑血管病关系的研究

    幽门螺杆菌(HP)感染是造成各种慢性胃病(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癌等)的主要病因,近一些研究表明HP感染与缺血性脑血管病有密切关系[1,2],这可能为早期预防和治疗脑血管疾病提供新的思路.......

    作者:杨晓熹;任艺;刘宗蔚;卜秦利 刊期: 2007- 23

  • 矿区的血管性痴呆患者相关危险因素临床分析

    血管性痴呆(VaD)是一组由脑血管病导致的智能及认知功能障碍综合征.是老年性痴呆的常见病因之一.在我国北方矿区矿工脑血管病发病率高,VaD发生率亦较高.因此我们对阜新煤矿地区177例脑卒中住院患者进行临床分析,通过探讨VaD的危险因素以期为预防本病寻找途径.......

    作者:梁潇潇;付联群 刊期: 2007- 23

  • 慢性乙型肝炎与急性乙型肝炎鉴别诊断的临床观察

    急性乙型肝炎与慢性乙型肝炎急性发作在传染科是常见病,二者临床表现非常相似,鉴别诊断上比较困难,二者准确的诊断对指导治疗非常重要.慢性乙型肝炎需抗病毒治疗,并加强保肝防止向重型肝炎方向发展,急性乙型肝炎多数经保肝治疗痊愈.本研究就二者的临床和生化进行比较总结.......

    作者:张文君;陈同生;王志强 刊期: 2007-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