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特点:内容丰富,信息量大,可读性强,刊出周期短;贴近临床,突出实用,数据准确,资料可靠。办刊宗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普及与提高相结合,面向临床,及时报道国内外临床内科方面的先进治疗经验和实用新技术,促进医学信息的广泛交流。
主管单位: 河北省教育厅
主办单位: 河北医科大学
出版部门: 《临床荟萃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4-583X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3-1062/R
邮发代号: 18-233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6
出版地区 河北
出版地区 河北
订购价格 408.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1995
-
1999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临床荟萃杂志
- 主管单位:河北省教育厅
- 主办单位:河北医科大学
- 国际刊号:1004-583X
- 国内刊号:13-1062/R
- 出版周期:月刊
-
肝移植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分析
随着肝移植技术在国内的不断普及与发展,肝移植逐渐成为治疗终末期肝病及原发性肝癌(PLC)的有效手段,我院自2002年5月以来施行24例肝移植,其中PLC9例,现将其临床资料分析如下.......
作者:高庆军;赵鑫;窦剑;曹经琳;任贵军;曾强;王洋;邸恩昌 刊期: 2007- 13
-
亚急性联合变性4例
亚急性联合变性(SubacuteCombinedDegeneration,SCD)是由于维生素B12摄入、吸收、转运或代谢障碍导致体内含量不足引起的中枢和周围神经的变性疾病[1].现将2000年以来收治的4例报告分析如下.......
作者:岳凤霞 刊期: 2007- 13
-
感觉平面的定位与脊髓病灶非一致性的临床研究
借助于体表感觉平面可以对脊髓病变进行相对精确的定位,同时也是影像学检查确定部位的依据[1,2].但在临床上,经常出现体表感觉平面与脊髓病灶不相对应的情况,尤其颈段的慢性压迫性病变往往出现感觉平面下移的现象.......
作者:孟丽;王竹君;王嗣欣;周丽红;胡亚军;高燕军;米艳娟 刊期: 2007- 13
-
与时俱进,提高对新疾病的认识
随着科学的进步,对心血管疾病的认识在不断的深化,这包括对既往已知的疾病的进一步认识和发现新的疾病种类.后者进一步开阔了我们的视野,解释了更多的临床现象和事件.......
作者:崔炜 刊期: 2007- 13
-
缬沙坦对亚洲人群的心血管保护作用——JIKEI HEART试验解析
欧洲心脏病学会年会暨世界心脏病大会(ESC/WCC2006)于2006年9月5日公布了JIKEIHEART试验的研究结果.该试验在日本东京Jikei大学医学院进行,评价了在亚洲人群以缬沙坦为基础的积极降压治疗与不包含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的降压方案对心血管疾病高危患者长期预后的影响.......
作者:李瑞杰;姜红岩 刊期: 2007- 13
-
致心律失常性右心室心肌病诊断与治疗
致心律失常性右心室心肌病(ARVC),又称致心律失常性右心室发育不良/心肌病(ARVD/C)为欧洲运动猝死常见的病因.50%~70%的病例是家族性的[1],主要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外显率不一.......
作者:刘文玲 刊期: 2007- 13
-
应重视左心室心肌致密化不全的鉴别诊断
左室心肌致密化不全(leftventricularnoncompaction,LVNC)是一种由于正常心内膜胚胎发育停止而导致的罕见先天性心肌病[1].本病以多发突起的肌小梁和深陷肌小梁隐窝内的血流与与左心室腔交通为特征[1,2].......
作者:樊朝美;陶永康 刊期: 2007- 13
-
短QT综合征
短QT综合征(shortQTsyndrome,SQTS)是一种以体表心电图QT间期明显缩短为特点,伴或不伴各种房性、室性心律失常,有高猝死风险的心脏离子通道病,自2000年Gussak等[1]提出短QT综合征的概念以来,对该病的认识不断深入.......
作者:侯小锋;单其俊;陈明龙;李新立;曹克将 刊期: 2007- 13
-
Brugada综合征的诊断、危险分层和治疗
Brugada综合征是近年来被广泛关注的一类原发性心脏电异常,在部分地区Brugada综合征是引起年轻人猝死的首要原因,这类患者多既往身体健康且无心脏结构的异常.......
作者:孙宝贵;张锋 刊期: 2007- 13
-
Tako-Tsubo心肌病研究进展
Tako-Tsubo心肌病于1990年首先由日本学者Satoh等提出[1].其临床特征为急性出现的胸痛、心电图ST段抬高、心肌损伤标志物升高;影像学特征为左心室心尖部可逆性气球样膨出;冠状动脉造影基本正常.......
作者:崔炜 刊期: 2007- 13
动态资讯
- 1 人类微小病毒B19致小儿心脏损害15例临床分析
- 2 急性心肌梗死后不同剂量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拮抗剂早期干预对心功能和神经激素的影响
- 3 C反应蛋白与慢性风湿性心脏病心房颤动相关性的研究
- 4 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治疗高血压及逆转心室肥厚研究进展
- 5 普乐林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78例
- 6 表现为视野缺损的腔隙性脑梗死2例
- 7 低剂量肝素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60例临床观察
- 8 检测细胞因子白介素6、10对预测冠心病发生的价值
- 9 脑卒中患者急性期血糖水平与临床相关因素的关系
- 10 肺隐球菌病1例
- 11 自发性食管破裂2例
- 12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微炎症状态的研究进展
- 13 瘦素、血小板活化因子在新生儿生长发育中的作用
- 14 静脉驱铅治疗儿童中重度铅中毒疗效观察及对血清微量元素的影响
- 15 吉兰巴雷综合征的诊断与治疗
- 16 IgA肾病并肾小管酸中毒(RTA)8例分析
- 17 哮喘儿童血清白细胞介素13的变化和意义
- 18 第1讲临床试验(2)
- 19 心电图U波变化在冠心病诊断中的价值
- 20 上消化道息肉148例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