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特点:内容丰富,信息量大,可读性强,刊出周期短;贴近临床,突出实用,数据准确,资料可靠。办刊宗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普及与提高相结合,面向临床,及时报道国内外临床内科方面的先进治疗经验和实用新技术,促进医学信息的广泛交流。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河北省教育厅

主办单位: 河北医科大学

出版部门: 《临床荟萃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4-583X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3-1062/R

邮发代号: 18-233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6

出版地区 河北

出版地区 河北

订购价格 408.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临床荟萃杂志
  • 杂志名称:临床荟萃杂志
  • 主管单位:河北省教育厅
  • 主办单位:河北医科大学
  • 国际刊号:1004-583X
  • 国内刊号:13-1062/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期刊收录:剑桥科学文摘, 农业与生物科学研究中心文摘, 哥白尼索引(波兰),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上海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临床荟萃杂志2007年第5期文章
  • 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心房颤动的临床疗效

    心房颤动是临床上常见的快速心律失常,人群中总发病率为0.4%,随着年龄的增长,心房颤动的发病率明显增加[1].胺碘酮和美托洛尔都是治疗心房颤动的常用药物,胺碘酮主要用于心房颤动的转复和窦性心律的维持,而美托洛尔的主要作用是控制心房颤动发作时的心室率,二者经常单独用于心房颤动的治疗,但是对于反复发作的心房颤动患者,二者的应用都是有必要的,本研究观察二者联合使用在阵发性心房颤动治疗方面的临床疗效和安全......

    作者:谷国强;胡大一;刘坤申;李运田;郭实;焦杨;商丽华;肖洁 刊期: 2007- 05

  • 重组人脑利钠肽与硝酸甘油治疗老年人急性左心衰竭中的疗效比较

    老年人急性左心功能衰竭是常见的心血管急症之一,起病急、伴发病多、病死率高,而且不易及时诊断.本研究旨在常规应用强心、利尿剂的基础上,应用重组人脑利钠肽(recombinanthumanbriannatriureticpeptite,rhBNP)静脉注射后静脉滴注和较大起始剂量的硝酸甘油微泵内注射比较,通过监测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等,观察rhBNP对老年急性左心衰的疗效及安全性,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博晴;孙烈;杨季明;蒋振忠;周海波 刊期: 2007- 05

  • 血小板颗粒缺乏1例

    患者,女,朝鲜族,31岁.两个月之前无诱因全身瘀血,出现皮下出血点入院.其儿子、父母、兄妹血小板数和形态均正常,无明显的家族史.体检:除瘀血和皮下出血之外,未发现肝、脾、淋巴结阳性体征.实验室检查:白细胞4.58×109/L,血红蛋白120g/L,血小板96×109/L,血小板平均体积13.0fl(正常值7~11fl),血小板分布宽度0.18(正常值0.15~0.17).显微镜下红细胞和白细胞形态......

    作者:许顺姬 刊期: 2007- 05

  • 普罗帕酮治疗心律失常引起肉眼血尿1例

    患者,男,76岁.主因阵发性心悸1年,加重5天入院.既往有高血压史.查体:脉搏61次/min,血压150/90mmHg(1mmHg=0.133kPa),心界不大,心率71次/min,律齐,无杂音,余未见异常.血、尿常规及凝血机制正常.入院前3天外院心电图示:心律失常、阵发性心房扑动(2∶1下传),入院时呈窦性心律,无明显ST-T改变.......

    作者:刘会卿;薛铮;梁芳 刊期: 2007- 05

  • 双胎剖宫产术后并发急性肺栓塞2例

    例1,女,27岁,孕1产0孕38周,双胎,因心悸气短1周入院.孕早中期顺利,孕7个月出现双下肢水肿,1周前出现心悸气短.既往体健,无心脏病史.查体:血压135/113mmHg(1mmHg=0.133kPa),心率128次/min,被动体位,口唇发绀,双肺呼吸音粗,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界向两侧扩大,心音律整,未闻杂音,水肿(+++),产科检查:胎位枕右前/骶左前,胎心音正常.......

    作者:陈利社;孙春荣;李敏 刊期: 2007- 05

  • 血浆置换联合血液滤过治疗多发性骨髓瘤合并多脏器功能衰竭1例

    患者,男,77岁,因鼻出血伴牙龈出血39天,发热、咳嗽1天,呼吸困难7小时于2006年8月31日由血液科转入ICU.缘于39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乏力、鼻出血、牙龈出血,在血液科确诊为多发性骨髓瘤.3天前开始给予MP(马法仑、泼尼松)方案化疗,1天前出现发热、咳嗽,体温高达38.5℃,7小时前出现呼吸困难,血氧监测显示:血氧饱和度80%;血气分析:pH7.243、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23.5mmHg、动......

    作者:葛胜梅;张玉想;郭皓 刊期: 2007- 05

  • 胼胝体出血2例

    例1,女,22岁,农民.主因突发头疼6小时入院.患者于6小时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剧烈头痛,呈持续性全头钝痛,以后枕部为著.伴恶心、呕吐、言语减少.查头颅CT示胼胝体出血破入第三脑室、第四脑室、侧脑室,形成铸形.既往体健.查体:体温36.6℃,血压100/70mmHg(1mmHg=0.133kPa).心肺未见异常.神经系统检查:轻度嗜睡,言语含糊,精神萎靡,表情淡漠,眼底正常,眼球活动自如,可见水平眼震......

    作者:高娟;王德超;姜晔;苏立凯 刊期: 2007- 05

  • 导管相关性血行感染研究进展

    在临床上,为进行输液、血透、营养支持以及血流动力学监测等,静脉导管的应用日益广泛,但随之伴发的导管相关性感染(catheter-relatedinfection,CRI)以及导管相关性血行感染(catheter-relatedbloodstreaminfection,CRBSI)也越来越多,已成为常见的院内获得性感染之一,不仅增加了病死率,而且威胁到整个社会的医疗保障系统.为此,本研究结合国内外新......

    作者:张根生;张淑芳;崔巍 刊期: 2007- 05

  • 脑梗死出血性转化相关因素研究进展

    脑梗死出血性转化(hemorrhagictransformation,HT),是脑梗死的自然转归过程之一,亦可出现于溶栓及抗凝等药物治疗之后,是影响溶栓疗效和安全性的主要并发症,严重的HT可导致病情急剧恶化和死亡.其发生率国内外报道不一,约3%~43.7%,大面积脑梗死后出血的发生率为30%~71.4%[1-5].逐渐引起广大学者的普遍关注.现就HT的可能相关因素综述如下,以期对其预防和治疗提供借......

    作者:濮孟久;李京 刊期: 2007- 05

  • 有降压作用的非传统降压药物研究现状及意义

    随着对高血压发病机制、病理生理研究的不断深入,高血压的治疗也更科学和全面.但在高血压治疗领域仍面临传统降压药物尚未解决的问题,如高血压患者收缩压(SBP)、脉压(PP)控制相对较差、如何改善动脉壁弹性以及胰岛素抵抗(IR)等,在新型降压药物研发与问世的同时,发现了许多非传统降压药有降压作用.为了扩展降压治疗的策略、丰富降压治疗的手段,现就目前有降压作用的非传统降压药的研究现状、可能机制、临床意义等......

    作者:郭进;王风 刊期: 2007- 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