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特点:内容丰富,信息量大,可读性强,刊出周期短;贴近临床,突出实用,数据准确,资料可靠。办刊宗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普及与提高相结合,面向临床,及时报道国内外临床内科方面的先进治疗经验和实用新技术,促进医学信息的广泛交流。
主管单位: 河北省教育厅
主办单位: 河北医科大学
出版部门: 《临床荟萃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4-583X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3-1062/R
邮发代号: 18-233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6
出版地区 河北
出版地区 河北
订购价格 408.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1995
-
1999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临床荟萃杂志
- 主管单位:河北省教育厅
- 主办单位:河北医科大学
- 国际刊号:1004-583X
- 国内刊号:13-1062/R
- 出版周期:月刊
-
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与血清C反应蛋白、尿酸水平的相关性研究
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是卒中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不仅影响患者的社会适应能力,而且影响患者的全面康复,给患者、家庭带来极大的精神痛苦和沉重的经济负担.因此,早期发现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判断影响其发生的可能因素,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通过观察脑卒中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尿酸(UA)水平,分析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与CRP、UA的相关性,探讨影响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和程度的相关因素,为早期预测和早......
作者:秦锦标;杨明华 刊期: 2009- 01
-
α-L-岩藻糖苷酶和甲胎蛋白与原发性肝癌相关性研究
原发性肝癌(primarycarcinomaoftheliver,PHC)是一种常见且病死率较高的恶性肿瘤,在各类恶性肿瘤中PHC患者病死率位居第3位.早期诊断和治疗是提高PHC患者生存率、延长生存期的重要条件.早期PHC多无明显临床症状和体征,且病灶小,一般不易发现,难以进行诊断[1].临床医生主要依靠血清甲胎蛋白(AFP)测定结合影像在亚临床阶段进行诊断.AFP是原发性肝癌的一项特异性较强的诊......
作者:赵鹏;赵卫军;王玉兰;谷静丽 刊期: 2009- 01
-
高原地区腹腔包虫病的微创介入治疗探讨
包虫病又称棘球蚴病,是由棘球绦虫的幼虫感染引起的疾病.此病可发生在人体的任何部位.由于手术自身的许多弊病与化疗药物的局限性,使包虫囊肿的微创介入治疗有了突破性进展.我们在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下对25例腹腔包虫病进行硬化治疗,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病例选择2003年1月至2007年12月我院收治的腹腔包虫病25例,男9例,女16例,年龄25~70岁,平均(48.7±16.5)岁......
作者:杨永耿;宋茜 刊期: 2009- 01
-
血浆置换治疗重型肝炎的临床观察
各种原因导致肝功能衰竭时引起大量的代谢产物累积,进一步加重肝功能损害,导致多种并发症的发生及多器官功能不全,病情凶险预后差[1].血浆置换(PE)能有效清除体内的部分毒性物质,改善内环境,而利于肝细胞再生[2].本研究对76例急慢性重型肝炎患者在内科治疗基础上辅以PE治疗,观察PE治疗效果及影响疗效的主要因素.......
作者:梁碧琴;陆绍强;赵爱香;黎海舰;朱征西;陆锋灵;李金秀 刊期: 2009- 01
-
黏膜下注射辅助电凝电切摘除结直肠腺瘤性大息肉34例
大肠息肉是常见的下消化道疾病,各年龄组均有发病,其中腺瘤在50岁以上发病率明显上升.高频电凝电切摘除大肠息肉术,主要是将电流提高到300kHz以上,电流通过人体息肉组织时会产生热效应,使其凝固、坏死,从而达到息肉切除、止血的目的[1].该方法安全、简便、有效,可避免开腹手术,现已成为治疗大肠息肉的首选方法,是节约资源的一种内镜下成熟的治疗技术.腺瘤性息肉分为大、中、小息肉(直径分别为>1.0cm、......
作者:徐光辉;凌国敏;李慧敏;林国琴 刊期: 2009- 01
-
血小板参数变化、血小板活化在类风湿关节炎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arthritis,RA)是一种以关节滑膜慢性炎症为主要表现的自身免疫性疾病,近年研究表明血小板活化与RA发病关系密切.有血小板增多的RA患者预后差.CD62p、CD41是活化血小板的膜糖蛋白,其中CD62p更是血小板活化灵敏标记物.本研究通过观察RA活动期与缓解期外周血CD62p、CD41、血小板平均容积(MPV)、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PDW)、血小板计数(P......
作者:孙丽君;李芳;姚建华;郑桂敏;张风肖;陶杰梅 刊期: 2009- 01
-
神经梅毒6例临床特点及诊断分析
近20多年来,梅毒在我国又有上升趋势,神经梅毒的发病率也随之增加.神经梅毒是梅毒螺旋体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临床表现多样,且缺乏特异性诊断标准,临床极易误诊、漏诊.现结合我科收治神经梅毒的6例,对其临床特点、常见误诊疾病、诊治等进行临床分析,以增强对此病的认识.1临床资料1.1病例选择2006年1月至2008年6月我科收治的6例神经梅毒患者,均为男性,年龄30~72岁,平均(45.0±7.......
作者:徐文苑;黄经纬;徐仁伵 刊期: 2009- 01
-
血液透析患者留置半永久性深静脉导管的临床效果
血管通路是透析患者的生命线,但部分糖尿病肾病需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因其血管条件差无法建立动脉一静脉内瘘,而半永久性深静脉导管提供了这些患者的透析通路.现对我院血液透析中心3年内留置半永久性深静脉导管的效果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病例选择2005年7月至2007年11月在我科收治的糖尿病肾病维持血液透析患者中血管条件差的留置半永久性深静脉导管21例,男14例,女7例,年龄43~77岁,平均(58......
作者:黄占东;于续芳;张军 刊期: 2009- 01
-
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外周动脉疾病的危险因素分析
外周动脉疾病(peripheralarterIaldisease,PAD)是全身性动脉粥样硬化疾病的一种表现.糖尿病大血管病变是糖尿病患者致死致残的重要原因[1],因此了解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PAD的发病情况和分析相关临床危险因素对早期干预治疗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目前一些研究认为,应用多普勒血流探测仪检测踝肱指数(anklebrachiaIindex,ABI)是一项费用小、简单无创的诊断下肢动脉病变......
作者:胡映玉;刘红燕;路文盛;颜晓东;陈友华 刊期: 2009- 01
-
冠心病患者分泌型磷脂酶A2、sOX40L的变化水平及与冠状动脉病变的相关性
目的探讨人血液分泌型磷脂酶A2(sPLA2)和sOX40L水平与冠心病及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和稳定性的关系.方法根据临床表现、心电图、心肌酶检测和冠状动脉造影结果确诊冠心痛患者67例(冠心病组),非冠心痛患者21例(非冠心病组).分别组成冠心病组和对照组.冠心痛患者再分别根据临床类型、冠状动脉病变支数、Gensini积分进行分组.所有患者在造影前均测定sPLA2和sOX40L水平、血脂等指标.结果......
作者:陈晓杰;邱春光;韩战营;贾启明;孙国举;黄振文 刊期: 2009- 01
动态资讯
- 1 颈动脉超声检查评价糖尿病患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意义
- 2 老年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的相关性研究
- 3 冠状动脉闭塞试验生活质量与医疗经济学评估
- 4 益智饮治疗老年性血管性痴呆113例临床疗效观察
- 5 鲁中地区28家医院血清胆固醇、甘油三酯测定情况初步调查
- 6 乙型肝炎e抗原阴性慢性乙型肝炎发生率与年龄关系的临床分析
- 7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的抗栓治疗
- 8 QT的频率依赖性对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动过速的预测价值
- 9 甘肃东乡族L选择素P213S基因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的相关性研究
- 10 不同剂量苯妥英钠对血清高密度脂蛋白浓度的影响
- 11 血清缺氧诱导因子1α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水平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关系
- 12 心脏起搏抢救心律失常急症32例的体会
- 13 第2节系统红斑狼疮性肺动脉高压
- 14 左室假腱索是儿童产生功能性杂音的主要原因
- 15 血小板四项参数对脑梗塞早期诊断价值
- 16 7例成人先天性冠状动脉瘘临床分析
- 17 心血通对冠心病患者血浆降钙素基因相关肽的影响
- 18 长期使用质子泵抑制剂对肠道菌群的影响
- 19 微创持续冲洗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
- 20 应变率成像评估左心室不同舒张功能状态患者左心房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