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特点:内容丰富,信息量大,可读性强,刊出周期短;贴近临床,突出实用,数据准确,资料可靠。办刊宗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普及与提高相结合,面向临床,及时报道国内外临床内科方面的先进治疗经验和实用新技术,促进医学信息的广泛交流。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河北省教育厅

主办单位: 河北医科大学

出版部门: 《临床荟萃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4-583X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3-1062/R

邮发代号: 18-233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6

出版地区 河北

出版地区 河北

订购价格 408.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临床荟萃杂志
  • 杂志名称:临床荟萃杂志
  • 主管单位:河北省教育厅
  • 主办单位:河北医科大学
  • 国际刊号:1004-583X
  • 国内刊号:13-1062/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期刊收录:剑桥科学文摘, 农业与生物科学研究中心文摘, 哥白尼索引(波兰),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上海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临床荟萃杂志2009年第14期文章
  • 温阳利水法治疗美托洛尔负性肌力及其对心功能的影响

    近几年,越来越多的大规模临床试验证实了β受体阻滞剂在治疗心力衰竭(CHF)中的有益作用[1].但β受体阻滞剂通过抑制心脏β受体,具有直接负性肌力作用,可诱发或加重CHF.......

    作者:王强;高慧;王策 刊期: 2009- 14

  • 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联合依那普利治疗中度高血压临床疗效观察

    高血压病是心、脑血管疾病主要的危险因素之一,特别是3级高血压对靶器官损害尤其明显.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施慧达)和依那普利是两种常用的降压药物,其各自的降压作用已得到肯定,但两种药物在治疗中度高血压方面均存在一定不足.......

    作者:宋新军;许伟;赵林 刊期: 2009- 14

  • 多次被误诊为蛛网膜下腔出血的胸段脊髓血管畸形1例

    患者,男,24岁,主因头痛伴恶心、呕吐18小时于2008年11月入院.既往分别于2006年3月,2007年4月,2008年5月被诊断为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曾于2007年4月行全脑血管造影术,未见明显异常.否认高血压、糖尿病等病史,此次外出购物时急性起病,头痛伴恶心、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休息后症状无明显好转,在当地医院查脑CT提示:未见明显异常.......

    作者:薛斌;林杰;武一平 刊期: 2009- 14

  • 以腹痛、失语为首发症状的真性红细胞增多症1例

    患者,女,57岁,1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上腹痛,呈持续性胀痛,伴恶心、呕吐,排便、排气停止,在当地诊所治疗未见好转.......

    作者:张秀菊 刊期: 2009- 14

  • 不同旁道家族性预激综合征5例

    预激综合征是一种以异常房室传导途径-房室旁路为病理基础,以异常心电生理表现、易并发多种快速心律失常为特征的临床综合征.家族性预激综合征临床上并不多见,目前已较明确认为预激综合征属于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1].我院在常规心电图检查时发现1例B型预激综合征患者,其后对其兄也进行了检查,亦为L-G-L综合征(B型预激综合征的一种),进一步追踪其他家族成员,发现其家族成员中有5例患者,报告如下.......

    作者:刘子荣;李小丽;周靖伟 刊期: 2009- 14

  • 口服胺碘酮致Ⅲ度房室传导阻滞1例

    患者,男,72岁,2009年3月20日就诊于本院.于半年前无明显诱因发生阵发性心悸.在当地医院行心电图检查,诊断为心律失常,心房扑动.未经特殊治疗其症状于3天后缓解.入院前16天患者心悸症状再次出现,当地医院给予以口服胺碘酮0.2g,每日3次.服药5天后夜间突然出现意识丧失,伴恶心、呕吐、头晕,约1分钟缓解,无大小便失禁,当时未测血压及心率.......

    作者:吕军娥;李秀芳;张采红 刊期: 2009- 14

  • 亨廷顿病一家系临床特点分析

    亨廷顿病(Huntingtondisease,HD),又称慢性进行性舞蹈病、遗传性舞蹈病,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的基底结和大脑皮质变性病,临床少见.由于临床表现多态,散在病例往往得不到及时确诊,现通过HD一家系分析其临床特点,以利指导临床及遗传咨询.......

    作者:郑秋红;李卫国 刊期: 2009- 14

  • 骨质疏松症防治新进展

    骨质疏松症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及不同性别,但多见于绝经后女性和老年男性.随着我国逐渐进入老龄社会,骨质疏松发病率快速增长,如何防治骨质疏松症及减少其造成的骨折发生率是全社会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随着骨质疏松症知识的普及,医师及研究人员的关注和协作进一步加强,骨质疏松症防治领域取得了新的发展和进步,现综述如下.......

    作者:王燕;张伟;李玉坤 刊期: 2009- 14

  •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在急性脑缺血中的作用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nsulin-likegrowthfactor-Ⅰ,IGF-Ⅰ)是一种与机体组织分化、增殖和成熟有关的重要细胞因子.近年来的研究发现,IGF-Ⅰ是一种重要的调节神经生长的生物活性物质,它不仅是大脑发育所必需,而且能够在脑缺血/再灌注等多种病理状态下减轻对中枢神经系统造成的损伤,有助于神经细胞损伤后功能恢复,对神经组织生长发育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作者:王新平;曹国辉;宋洪波 刊期: 2009- 14

  • 幽门螺杆菌耐药及对策

    全球半数人口存在幽门螺杆菌(H.pylori)感染,我国H.pylori感染率为40%~90%,平均为59%.低地区是广东省42%,高是西藏达90%[1].H.pylori感染是引起慢性胃炎以及导致消化性溃疡发生和复发的重要原因,且与低度恶性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MALT)淋巴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作者:王瑜;刘改芳 刊期: 2009-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