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特点:内容丰富,信息量大,可读性强,刊出周期短;贴近临床,突出实用,数据准确,资料可靠。办刊宗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普及与提高相结合,面向临床,及时报道国内外临床内科方面的先进治疗经验和实用新技术,促进医学信息的广泛交流。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河北省教育厅

主办单位: 河北医科大学

出版部门: 《临床荟萃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4-583X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3-1062/R

邮发代号: 18-233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6

出版地区 河北

出版地区 河北

订购价格 408.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临床荟萃杂志
  • 杂志名称:临床荟萃杂志
  • 主管单位:河北省教育厅
  • 主办单位:河北医科大学
  • 国际刊号:1004-583X
  • 国内刊号:13-1062/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期刊收录:剑桥科学文摘, 农业与生物科学研究中心文摘, 哥白尼索引(波兰),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上海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临床荟萃杂志2016年第8期文章
  • 急性后循环脑梗死血管内治疗研究进展

    后循环脑梗死具有高致残率、高致死率的特点,发病后快速有效的血管再通能够降低致死率和病情的严重程度.急性缺血性卒中血管内治疗为目前的研究热点.我们结合国内外新研究进展,就后循环脑梗死血管内治疗病例选择、治疗方法以及围术期常见问题等方面的内容进行综述.......

    作者:房硕;胡沛霖;王建民;赵晓辉 刊期: 2016- 08

  • 生长刺激表达因子2与心血管病关系研究现状

    生长刺激表达因子2(growthstimulatingexpressgene2,ST2)是近年来发现的一种新型心血管病生物标志物,ST2是白细胞介素1(IL-1)受体家族成员,有可溶性ST2、跨膜型ST2等多种形式,跨膜型ST2与其配体IL-33结合对心肌有保护作用,而可溶性ST2可竞争抑制这一作用.针对ST2的作用机制和临床作用做了大量研究,发现ST2与急性心力衰竭和急性心肌梗死有密切的关系.血......

    作者:付林林;郝国贞 刊期: 2016- 08

  • 扁桃体切除术联合药物治疗IgA肾病Meta分析

    目的评价扁桃体切除术联合药物(tonsillectomycombinedwithmedicationtherapy,TCMT)治疗IgA肾病的疗效.方法检索Embase、PubMed、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期刊网(CNKI)等数据库公开发表的关于TCMT治疗IgAN的研究文献,末次检索时间为2016年3月31日.纳入以扁桃体切除术联合药物治疗为干预措施治疗IgA肾病的随机对照试验和......

    作者:马续祥;辛玲;李莹;纵晓英;钱平 刊期: 2016- 08

  • 心房颤动患者双源CT冠状动脉成像与冠状动脉造影的对比研究

    评价双源CT(DSCT)冠状动脉成像在心房颤动(房颤)患者冠心病诊断中的价值.对我院就诊的42例临床疑诊冠心病的房颤患者先进行DSCT冠状动脉成像,7天内行冠状动脉造影(CAG)检查.以CAG诊断结果为标准,分析DSCT冠状动脉成像诊断房颤患者冠状动脉中重度狭窄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及一致性.DSCT冠状动脉成像显示房颤患者冠状动脉病变具有较高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度,为房颤患者的冠心病诊断提供......

    作者:袁吉祥;王慎临;刘珍妮 刊期: 2016- 08

  • 溃疡性结肠炎的规范化外科治疗

    外科手术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的重要手段,但在我国仍存在外科知识普及不足和外科治疗欠缺规范化等问题,如何更好的推广UC的外科治疗理念和规范化外科手术是一个重大课题.本文主要从UC的外科适应讧、外科手术规范、术后并发症和远期效果等方面进行相关介绍,并结合我国UC的临床现状进行了分析,对未来外科治疗规范化的发展趋势和工作方向进行了展望.......

    作者:刘刚 刊期: 2016- 08

  • 溃疡性结肠炎诊断与鉴别诊断要点解析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colitis,UC)是一种非特异性肠道炎性病变.近年来溃疡性结肠炎发病率逐年上升,但其临床表现多样化,诊断缺乏特异度,容易误诊及漏诊.本文就UC诊断和鉴别诊断要点及进展进行解析和综述.......

    作者:杨红;张慧敏;金梦;钱家鸣 刊期: 2016- 08

  • 粪菌移植在溃疡性结肠炎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粪菌移植早起源于2700年前春秋战国时期,但用于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目前仍处于起步阶段.其移植流程主要包括供体的选择、菌液制备及粪菌液的导入等.该治疗方式无严重不良反应,相对安全.关于其有效性各研究结论不一,可能与适应证的选择、供体的选择、移植流程等缺乏统一的标准有关.......

    作者:孙橙橙;江学良 刊期: 2016- 08

  • 克罗恩病患者生物制剂的适度治疗

    生物制剂是治疗克罗恩病的有效药物,采用生物制剂优化治疗方案可以提高药物疗效降低不良反应的产生.因此,本文结合笔者临床经验围绕克罗恩病患者生物制剂的适度治疗问题,讨论选择什么样的患者更加合适,在什么时机介入更加合理,采用什么使用方法更加有效和规避药物风险.......

    作者:曹倩 刊期: 2016- 08

  • 5-氨基水杨酸在炎症性肠病中的合理应用

    5-氨基水杨酸(5-ASA)是临床应用早、不良反应少、使用多的治疗炎症性肠病(IBD)的药物,但实际应用中仍存在诸多不规范的情况.本文从5-ASA用于IBD治疗的发展史和治疗机制、5-ASA在IBD中的合理应用、5-ASA对IBD相关结直肠癌的预防作用以及5-ASA的不良反应4个方面介绍其在IBD中的应用,旨在全面了解5-ASA在IBD治疗中的作用,使其更合理、规范地应用于临床.......

    作者:郭金波;张晓岚 刊期: 2016- 08

  • 肠道微生态与炎症性肠病

    炎症性肠病(IBD)是具有遗传易感性的个体对肠道微环境的改变发生持续的异常免疫反应,所导致的慢性炎症性疾病,肠道微生态的改变在IBD的发病中起到重要的作用,本文综述了肠道微生态的构成和作用、IBD患者微生态的改变以及与肠道微生态改变相关的治疗手段在IBD患者中的治疗前景.......

    作者:迟雁 刊期: 2016- 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