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特点:内容丰富,信息量大,可读性强,刊出周期短;贴近临床,突出实用,数据准确,资料可靠。办刊宗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普及与提高相结合,面向临床,及时报道国内外临床内科方面的先进治疗经验和实用新技术,促进医学信息的广泛交流。
往期目录
-
1995
-
1999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首页>临床荟萃杂志

- 杂志名称:临床荟萃杂志
- 主管单位:河北省教育厅
- 主办单位:河北医科大学
- 国际刊号:1004-583X
- 国内刊号:13-1062/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期刊收录:剑桥科学文摘, 农业与生物科学研究中心文摘, 哥白尼索引(波兰),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上海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国产Amplatzer封堵器治疗室间隔缺损的临床研究
籍振国;刘刚;刘坤申
关键词:心脏病, 室间隔缺损, 心脏导管插入术, Amplatze封堵器
摘要: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在存活的婴儿中发生率约占0.8%,其中室间隔缺损(VSD)常见,占32%[1],而膜周部VSD是常见的类型,约占先天性VSD的90%[2].VSD,尤其是占比例较大的膜周部VSD由于紧邻三尖瓣、二尖瓣和主动脉瓣,同时房室结区位于室间隔膜周部后上方并在膜周部的后下缘分出左、右分支,操作过程中出现的并发症相对较多,操作时间长、过程复杂.以往主要采用手术治疗.自1988年以来,相继应用Rashkind双面伞封堵器、Lock蛤壳式封堵器、Sederis纽扣补片式封堵器、可控弹簧圈等技术成功封堵了VSD,但高并发症、低成功率、操作复杂及较高的成本限制了其应用.直到2000年国外研制Amplatzer新型VSD封堵器动物试验成功,2002年临床应用成功[3],2003年达到了技术成功率97%以上,并使VSD的介入治疗成为新的选择.VSD国外产品的不断成熟再加上国内同类产品的上市,使这一技术在国内逐步开展.我中心于2004年初采用此类国产封堵器开展了此项工作,报道如下.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