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特点:内容丰富,信息量大,可读性强,刊出周期短;贴近临床,突出实用,数据准确,资料可靠。办刊宗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普及与提高相结合,面向临床,及时报道国内外临床内科方面的先进治疗经验和实用新技术,促进医学信息的广泛交流。
往期目录
-
1995
-
1999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首页>临床荟萃杂志

- 杂志名称:临床荟萃杂志
- 主管单位:河北省教育厅
- 主办单位:河北医科大学
- 国际刊号:1004-583X
- 国内刊号:13-1062/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期刊收录:剑桥科学文摘, 农业与生物科学研究中心文摘, 哥白尼索引(波兰),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上海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中脑周围非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临床特点分析
杨小旺;厉青;薛寿儒;陆耀军
关键词:蛛网膜下腔出血, 中脑, 脑血管造影术
摘要:临床上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SAH)主要为动脉瘤破裂所致,但仍有15%左右SAH脑血管造影阴性,其病因可能系凝血系统疾病、动脉剥离、垂体卒中、隐匿性血管畸形或血管瘤等等,其中约21%~68%发生在中脑周围池[1],早在1980年,荷兰神经病学家van Gijin等就发现这些出血局限在中脑前方脑池内的非动脉瘤性的SAH临床、影像学特点和预后与其他动脉瘤性或非动脉瘤性SAH有较大的不同,并于1985年将其视为一种独立的疾病,命名为中脑周围非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perimesencephalic nonaneurysmal subarachnoid hemorrhage,PNSAH)[2].目前,PNSAH已被确认为一种独立的疾病,为熟悉PNSAH的临床特点,笔者结合文献对诊断为PNSAH的1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一回顾性分析,报道如下.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