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临床荟萃杂志
  • 杂志名称:临床荟萃杂志
  • 主管单位:河北省教育厅
  • 主办单位:河北医科大学
  • 国际刊号:1004-583X
  • 国内刊号:13-1062/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期刊收录:剑桥科学文摘, 农业与生物科学研究中心文摘, 哥白尼索引(波兰),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上海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临床荟萃杂志2005年第19期

不同他汀类药物对介入治疗后内皮功能的干预作用

郭进;陈雯;王风;林虹;赵毅兰;王小燕;焦伟

关键词:普伐他汀, 阿托伐他汀, 内皮, 血管
摘要:目的了解冠心病(CHD)患者介入治疗(PCI)前后血管内皮功能状态及比较不同他汀类药物(普伐他汀、阿托伐他汀)对PCI后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冠状动脉单支或双支以上≥70%狭窄患者60例,于成功行PCI后在常规治疗(阿司匹林、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硝酸酯类)的基础上按分层随机分配法分为普伐他汀组(30例)和阿托伐他汀组(30例).全部患者采用高分辨超声技术分别在PCI前、PCI后3天(干预前)和8周(干预后)检测肱动脉舒张功能:反应性充血后血管舒张(FMD)、含服硝酸甘油后的血管舒张(NID),且同步检验血内皮素(ET)、一氧化氮(NO)及肝肾功能、血脂等指标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①两组PCI后3天的FMD、NO均较PCI前显著下降 (均P<0.05),ET则升高(均P<0.05);两组间PCI前、后的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两组干预后的FMD、NO较干预前显著上升(均P<0.05),ET则降低(P<0.05);两组间干预前、后的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NID在各组PCI前后、干预前后及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④干预后的血总胆固醇:阿托伐他汀组较普伐他汀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 CHD患者 PCI后均出现明显的血管内皮舒张功能障碍;FMD、 NO、ET为反映CHD患者PCI后血管内皮功能的指标;血管内皮功能障碍在PCI后血管再狭窄起始机制中可能具有重要意义;应用不同他汀类药物(普伐他汀、阿托伐他汀)均能改善PCI后血管内皮功能,且安全性好;阿托伐他汀还具明显的降脂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