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临床荟萃杂志
  • 杂志名称:临床荟萃杂志
  • 主管单位:河北省教育厅
  • 主办单位:河北医科大学
  • 国际刊号:1004-583X
  • 国内刊号:13-1062/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期刊收录:剑桥科学文摘, 农业与生物科学研究中心文摘, 哥白尼索引(波兰),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上海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临床荟萃杂志2003年第07期

阵发性房颤的电生理机制及临床研究进展

崔琪琼;张薇

关键词:心房颤动, 电生理学, 流行病学
摘要:心房颤动是临床上常见的心律失常,多见于老年人和心脏病患者,在一般人群发病率为0.4%以上,而在70岁以上年龄组可达9%[1].房颤可根据病程、临床表现的不同来分类,新近的房颤防治指南建议将其分为阵发性(paroxysmal atrial fibrillation,PAF)、持续性(persistant atrial fibrillation)和永久性房颤(permanent atrial fibrillation)3型.在去除可逆病因的条件下,房颤持续时间≤7天、可反复发作、能自行终止者为阵发性房颤;持续时间超过7天、可反复发作、不能自行终止者为持续性房颤,持续性房颤如经药物或电转复后恢复窦律,即使持续时间≤7天,亦不能称为阵发性房颤;永久性房颤指药物或电复律不能转复的持续房颤患者[2].PAF约占初诊房颤患者的35%~45%[1],研究发现多种器质性心脏病可影响PAF的进展,以风湿性心脏病高,其次为高血压性心脏病、缺血性心脏病[3];本文就近年的PAF的电生理机制及流行病学研究进展综述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