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特点:内容丰富,信息量大,可读性强,刊出周期短;贴近临床,突出实用,数据准确,资料可靠。办刊宗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普及与提高相结合,面向临床,及时报道国内外临床内科方面的先进治疗经验和实用新技术,促进医学信息的广泛交流。
往期目录
-
1995
-
1999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首页>临床荟萃杂志

- 杂志名称:临床荟萃杂志
- 主管单位:河北省教育厅
- 主办单位:河北医科大学
- 国际刊号:1004-583X
- 国内刊号:13-1062/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期刊收录:剑桥科学文摘, 农业与生物科学研究中心文摘, 哥白尼索引(波兰),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上海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YL-1型颅内血肿粉碎穿刺针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临床研究
徐雄鹰;陈霄峰;张法云;沈杰;卢军;卢振
关键词:颅内血肿粉碎穿刺针, 治疗情况, 高血压性脑出血, 深度昏迷, 侧脑室, 钻颅, 引流血肿, 破入脑室, 钻孔, 血肿量, 清除血肿, 对照组, 雷尼替丁针, 单侧或双侧, 资料, 专利产品, 直接测量, 丘脑, 评分, 年龄
摘要:我院近3年使用贾保祥教授研制、北京万特福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独家生产的国家专利产品,YL-1型颅内血肿粉碎穿刺针经皮、颅骨小钻孔进入血肿行抽吸、射流融碎、液化、引流血肿、脑脊液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疗效显著,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钻颅治疗组19例,均经病史,头颅CT证实为脑出血。男12例,女7例;年龄50~82岁,平均71.8岁。血肿量经CT机直接测量或CT片多田公式计算为30~168ml,其中30~50ml 6例,51~80ml 6例,81~100ml 4例,>101ml 3例。内囊出血9例,丘脑2例,壳核出血5例,脑叶3例,破入脑室14例(其中3、4、双侧脑室铸型2例)。常规内科治疗对照组23例,男15例,女8例,年龄46~84岁,平均70.2岁。血肿量10~110ml,其中10~30ml 9例,31~50ml 8例,51~80ml 4例,>81ml 2例。出血部位:内囊10例,壳核7例,脑叶4例,丘脑2例,破入脑室13例(其中3、4、双侧脑室铸形3例)。1.2临床表现有昏迷者钻颅组16例(内科对照组14例),深度昏迷(CGS评分3~5分)9例(4例),中度昏迷(CGS评分6~9分)4例(6例),浅昏迷(CGS10~12分)3例(4例)。Greabs脑室出血CT分级计分[1],<3分5例(5例),4~8分4例(3例),9~10分3例(2例),>11分2例(3例)。入院时血压>230/120mmHg)1mmHg=0.133kPa)3例(2例),190~228/104~118mmHg8例(10例),150~180/90~120mmHg6例(8例),<148/88mmHg2例(3例)。有脑疝2例(2例)。有偏瘫及单侧或双侧巴宾斯基19例(21例)。1.3治疗情况两组在脱水降颅压、控制血压、抗脑水肿、营养脑神经药、抗感染、给雷尼替丁针、对症等治疗均相同。两组如有昏迷者均加用纳洛酮针(1.2~2mg/d)。钻颅组均用YL-1型颅内血肿粉碎穿刺针经皮、颅骨直接小钻孔进入血肿中心清除,引流血肿。其中4例另加双侧侧脑室前角穿刺清除,引流脑室血肿。钻颅组出血至钻孔清除血肿时间。超早期(<6小时)5例,早期(7~24小时)6例,急性期(25~72小时)8例。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