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特点:内容丰富,信息量大,可读性强,刊出周期短;贴近临床,突出实用,数据准确,资料可靠。办刊宗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普及与提高相结合,面向临床,及时报道国内外临床内科方面的先进治疗经验和实用新技术,促进医学信息的广泛交流。
往期目录
-
1995
-
1999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首页>临床荟萃杂志

- 杂志名称:临床荟萃杂志
- 主管单位:河北省教育厅
- 主办单位:河北医科大学
- 国际刊号:1004-583X
- 国内刊号:13-1062/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期刊收录:剑桥科学文摘, 农业与生物科学研究中心文摘, 哥白尼索引(波兰),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上海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兔蛛网膜下腔出血模型方法改进
于海洲;李昌盛;刘相轸
关键词:蛛网膜下腔, 出血模型, 脑血管造影, 腋动脉, 锁骨下动脉, 基底动脉, 主动脉弓, 造影剂, 造影方法, 血管内, 生理盐水, 动物, 动脉造影, 套管针穿刺, 椎动脉, 血管痉挛, 死亡率, 缺血表现, 前肢, 动脉穿刺
摘要:脑血管造影是目前临床上普遍采用的检测、评价脑血管痉挛的方法。具有准确、直观等特点。因其所具备的特点,故脑血管造影在研究中也被广泛用于检测CVS的有无、观察、评价治疗效果等。是研究血管痉挛的主要方法之一。但也有较多报告称在兔、猫、鼠等小动物模型上脑血管造影死亡率较高。我们在实验研究中也发现家兔在造影后经常死亡,或出现昏迷、偏瘫、血尿等并发症,对实验结果存在一定的影响。为此我们改进了以往经颈总动脉或股动脉插管至主动脉弓的造影方法,参照临床应用的经肱动脉穿刺逆行椎基底动脉造影方法,采用22号套管针穿刺腋动脉法行基底动脉造影。具体方法为:家兔麻醉后,仰卧位,穿刺侧前肢上部(腋部)备皮。消毒后,纵行切口约1.0cm,分离出腋动脉及肱动脉上段0.6cm,穿一根4号丝线,轻提起远侧血管,以利穿刺。以22号套管针穿刺腋动脉,拔出针蕊后有血液喷出。连联之通后可注入2ml生理盐水。抽取造影剂(Angiography)2ml加入0.5ml生理盐水快速推入。造影术毕可再次向血管内推入生理盐水5ml,拔针,压迫局部血管止血,无效时可结扎血管。我们以此法对28只家兔行60次血管造影,无一动物死亡或出现造影并发症。所有动物多于造影后40分钟苏醒,醒后动物运动均正常,可进食、饮水。无肢瘫及造影侧肢体缺血表现。仅有两只动物在解剖血管时误伤神经,术后造影侧前肢末节下垂,但并不影响动物正常运动,肌力也正常。造影结果基底动脉显影清晰,并可见到wiuis环显形。由于解剖上特点,腋动脉为锁骨下动脉的延续,兔前肢侧支循环十分丰富,结扎腋动脉并不可引起前肢缺血表现,椎动脉起源于锁骨下动脉。由于腋动脉、椎动脉开口处与锁骨下动脉近端及主动脉弓间存在压力阶差,故造影时造影剂多直接进入椎动脉,较少由锁骨下动脉及主动脉弓处流失。故可大大的减少造影剂的用量(仅为他法1/2左右)。从而减低造影剂的毒副作用。又由于该法无血管内插管等因素的干扰,对血管内血流动力学影响较小,可避免血管内插管所带来的损害及干扰。并且本法具有简便易行、损伤小、成功率高等特点。因此我们认为腋动脉穿刺基底动脉造影方法可较好的解决兔模型造影死亡率高的问题。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