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特点:内容丰富,信息量大,可读性强,刊出周期短;贴近临床,突出实用,数据准确,资料可靠。办刊宗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普及与提高相结合,面向临床,及时报道国内外临床内科方面的先进治疗经验和实用新技术,促进医学信息的广泛交流。
主管单位: 河北省教育厅
主办单位: 河北医科大学
出版部门: 《临床荟萃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4-583X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3-1062/R
邮发代号: 18-233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6
出版地区 河北
出版地区 河北
订购价格 408.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1995
-
1999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临床荟萃杂志
- 主管单位:河北省教育厅
- 主办单位:河北医科大学
- 国际刊号:1004-583X
- 国内刊号:13-1062/R
- 出版周期:月刊
-
冠状动脉微栓塞的研究进展
心外膜冠状动脉粥样斑块破裂致闭塞性血栓形成是产生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的主要原因[1-4].斑块破裂后或冠状动脉内介入疗法产生的细小碎片(微栓子)造成的冠状动脉微循环栓塞和微梗死称为冠状动脉微栓塞(coronarymicroembolization,CME)[1,4]有人称为冠状动脉远端栓塞(coronarydistalembolization)[2]或冠状动脉微血管阻塞(coronarym......
作者:郭英祥 刊期: 2003- 13
-
植物雌激素对心血管系统的保护
植物雌激素是一类来源于植物的、有雌激素样作用的天然化合物,近年来由于它显示出对心血管系统的潜在保护作用和潜在的防癌作用,因此引起了人们极大的关注,研究证明植物雌激素具有降脂、抗脂质过氧化、抑制血小板聚集和血管平滑肌增生、改善内皮功能等多种功能,从而干预动脉粥样硬化(AS)的形成和发展,对心血管系统具有保护作用.现就其来源、生理效应以及对动脉粥样硬化(AS)诸多因素的影响综述如下.......
作者:范耀东 刊期: 2003- 13
-
新型抗癫痫药对认知能力的影响
认知是人们对信息的获取、处理加工并对信息起反应的能力[1].随着抗惊厥药(antiepilepticdrugs,AEDs)在临床上的使用,人们观察到抗惊厥药会对认知产生一定影响,有些甚至会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儿童的智能发育.然而AEDs是癫痫患者的主要治疗方式,且应用时间长,有些患者甚至要终身服用.因此对AEDs认知影响及其干扰因素的研究对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有重要的临床和实践意义.......
作者:罗聪;任榕娜 刊期: 2003- 13
-
肺结核合并肺曲菌病22例误诊分析
肺曲菌病临床较少见,误诊率高.为总结经验,减少误诊,就我院1998年3月至2003年3月间误诊的肺结核合并肺曲菌病22例进行总结,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22例,男16例,女6例.年龄33~70岁,平均(54.5±11.2)岁.病程1~25年.合并慢纤洞型肺结核9例,浸润型肺结核4例,肺结核球5例,单纯空洞型肺结核4例.22例均有咳嗽、咳痰,咯血4例,发热6例,胸痛9例.病变部位位于......
作者:谢兰品;姜文彦 刊期: 2003- 13
-
脑出血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临床分析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ystemicinflammatoryresponsesyndrome,SIRS)是感染或非感染因素刺激宿主免疫系统释放体液和细胞介质发生过度反应的结果[1],严重感染、多发性创伤、休克、急性胰腺炎是诱发SIRS的常见病因.脑出血并发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临床也十分常见,为了了解脑出血与SIRS关系以便更好地估计病情及判断预后,现将近年来收治的脑出血患者进行观察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邓根飞 刊期: 2003- 13
-
腓总神经麻痹30例临床与病因分析
腓总神经麻痹在神经内科比较常见,它的临床特点是患侧的足和足趾不能背屈,足下垂,不能用足跟行走,伴有小腿前外侧和足背感觉障碍.引起腓总神经麻痹的病因很多,现将我们近几年遇到的30例报告如下.......
作者:刘秀玲;卜晴;卜晖;龚淑英 刊期: 2003- 13
-
B型左间隔支传导阻滞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20世纪70年代以来,Demoulin及Kulbertus等提出了左束支在分出前及后二组纤维之间还分出一组前行的间隔支纤维,且描述了左间隔支传导阻滞(LMFB)时的心电向量及心电图(ECG)表现.一般将其分为两型[1]:A型LMFB:左隔面向右隔面的除极延缓,使QRS初始向量指向左前,QRS环体前移,出现左胸导联高R波,V1V2R/S>1或RV2>RV6,V5V6多无起始q波或q......
作者:张莉华;胡寿康 刊期: 2003- 13
-
46例多发性肌炎临床分析
多发性肌炎是以骨骼肌间质性炎性改变和肌纤维变性为特征的综合征,可同时累及皮肤,病因不明,目前多认为是一种细胞免疫失调的自身免疫疾病[1].临床上主要表现为肌肉无力、肌肉压痛、血沉增快、血清肌酶活性增高和肌肉病理学改变.不同临床特征的患者对药物治疗效果和预后有明显差异.现就我院近10年来收治的多发性肌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多发性肌炎的临床特征对确定治疗方案和判断预后的意义.......
作者:郭爱香;梅志忠;耿怀旺;王艳玲 刊期: 2003- 13
-
特殊军事训练致非外伤性横纹肌溶解症临床资料分析及治疗
横纹肌溶解症(rhabdomyolysis,RM)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横纹肌细胞受损后细胞内容物释放入血所引起的综合征,其病因可分为外伤性和非外伤性.近20年,中外学者认为非外伤性横纹肌溶解症多由于中毒、药物、感染等因素所致.而由于大运动量训练所致的非外伤性横纹肌溶解症报道较少,临床医生对此病认识不足[1],往往使患者由于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acuterenalfailure,ARF)及多脏器功能障......
作者:王丽晖;吴广礼;史永红;刘宇;张丽霞;黄旭东;陈云爽;林静 刊期: 2003- 13
-
肥厚梗阻性心肌病合并冠心病的介入治疗
肥厚梗阻性心肌病(hypertrophicobstructivecardiomyopathy,HOCM)以室间隔非对称性肥厚造成动态性流出道梗阻为主要特征.Sigwart[1]于1995年首次将经皮室间隔化学消融术(percutaneoustransluminalseptalmyocardialablation,PTSMA)应用于临床,其肯定的疗效受到重视并被广泛接受.据资料统计,HOCM患者中约......
作者:黄俊;马业新;邱旭光;肖建民;罗惠珍 刊期: 2003- 13
动态资讯
- 1 结节性多动脉炎合并小肠坏死1例
- 2 糖尿病心肌病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 3 脑血管病患者血浆胃动素的变化
- 4 部分病毒感染与支气管哮喘发作的关系
- 5 有创通气后应用Bipap呼吸机辅助治疗COPD呼吸衰竭
- 6 新生儿先天性膈疝1例
- 7 无球囊预扩张直接置入冠状动脉内支架
- 8 高原地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静息心率与血压参数、左心室肥厚、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的相关性研究
- 9 精制蝮蛇抗栓酶治疗脑血栓形成40例分析
- 10 新生儿重度窒息的复苏
- 11 聚乙二醇化干扰素治疗慢性丙型肝炎的疗效观察
- 12 糖尿病低血糖症29例临床分析
- 13 中老年重症肺部感染合并急性肾功能衰竭8例分析
- 14 肾综合征出血热并发非酮症性高渗性糖尿病昏迷6例
- 15 妊娠糖尿病患者动态血糖的特征分析
- 16 无创正压机械通气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加重期并发呼吸衰竭的临床应用
- 17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无复流现象与降低血浆胆固醇的临床观察
- 18 353例肺不张的纤支镜检查临床分析
- 19 急性脑梗死的甘露醇治疗进展
- 20 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技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36例疗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