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特点:内容丰富,信息量大,可读性强,刊出周期短;贴近临床,突出实用,数据准确,资料可靠。办刊宗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普及与提高相结合,面向临床,及时报道国内外临床内科方面的先进治疗经验和实用新技术,促进医学信息的广泛交流。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河北省教育厅

主办单位: 河北医科大学

出版部门: 《临床荟萃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4-583X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3-1062/R

邮发代号: 18-233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6

出版地区 河北

出版地区 河北

订购价格 408.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临床荟萃杂志
  • 杂志名称:临床荟萃杂志
  • 主管单位:河北省教育厅
  • 主办单位:河北医科大学
  • 国际刊号:1004-583X
  • 国内刊号:13-1062/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期刊收录:剑桥科学文摘, 农业与生物科学研究中心文摘, 哥白尼索引(波兰),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上海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临床荟萃杂志2006年第1期文章
  • 冠状动脉分叉病变的介入治疗

    随着介入治疗技术和器材的进步,冠状动脉分叉病变(bifurcationcoronarylesions,BCL)在经皮穿刺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coronaryinterventions,PCI)中所占的比例逐年增高,有资料显示,目前BCL已占所有支架治疗的15%,尤其是近年来药物涂层支架(drugelutingstents,DES)的应用,大大降低了PCI后再狭窄率(reste......

    作者:肖文良;Victor Legrand 刊期: 2006- 01

  • C反应蛋白与糖尿病血管并发症的关系

    糖尿病(DM)是严重影响人类健康的疾病之一,其并发症则是导致糖尿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C反应蛋白(CRP)是炎症的急性时相蛋白中敏感的指标,近年来的研究证实,CRP与2型糖尿病及其血管并发症有关,对2型糖尿病的预后预测有一定的价值.现就CRP与2型糖尿病及其血管并发症的关系研究现状作一综述.......

    作者:李明;梁玮;刘畅 刊期: 2006- 01

  • 坏死增生性淋巴结炎6例误诊分析

    坏死增生性淋巴结炎是近20年来才逐渐被认识的一种非肿瘤性淋巴结肿大性疾病.部分临床医生对该病认识不足,误诊率较高.现将我院1992~2004年收治的6例误诊分析如下.......

    作者:王雁;孙波;闫国强;陈晓丽 刊期: 2006- 01

  • 青年上肢远端肌萎缩症临床分析

    青年上肢远端肌萎缩症是一原因不明的,发生于青少年时期的神经系统疾病,主要特征是前臂尺侧肌萎缩,病变侧上肢呈斜坡样改变,为自限性病程,多在病后3~5年内停止进展,一般无需药物治疗.本病在临床上相对少见,容易与肌萎缩侧索硬化混淆,应引起注意.日本及印度报道较多,国内鲜见报道[1,2],现将我院遇到的4例报道如下,并对其临床特征及诊断标准加以回顾.......

    作者:刘亚玲;郭力;任爱兵 刊期: 2006- 01

  • 冠状静脉窦导管放置方法及常见问题解决方案

    放置冠状静脉窦(CS)导管是心内电生理检查和射频消融术的基本技术,目前国内常用的径路为经左锁骨下静脉和右颈内静脉.对于新学习此项技术的导管医生来说,放置CS导管是一项技术难题,也是导管医生接触放射线较多的原因之一.我们结合临床工作的体会以及复习有关资料,总结适用于初学者经左锁骨下静脉放置冠状静脉窦导管的方法,以供参考.......

    作者:刘凡;李保华;崔炜;郝玉明;祖秀光;都军;吴金凤 刊期: 2006- 01

  • 典型相关分析

    1基本概念典型相关分析是研究两组变量相关关系的一种统计方法.其基本思想类似于主成分分析的降维,寻找少数几个综合变量(原变量的线性组合)对替代原变量,将原两组变量的关系化为少数几对综合变量的关系.这几对综合变量被称为典型变量(或典则变量),第i对典型变量间的相关系数则被称为第i对典型相关系数.......

    作者:杨俊英;杨洋;唐龙妹;杨海涛 刊期: 2006- 01

  • CIBISⅢ研究临床意义解读

    在CIBISⅢ结果公布之前,尚无以预后硬终点评价慢性心力衰竭(CHF)用药顺序的临床试验依据.CIBISⅢ结果的发表,对于CHF治疗具有重要临床指导意义.......

    作者:胡大一 刊期: 2006- 01

  • CIBIS Ⅲ研究的启示

    心力衰竭发生发展过程中,神经内分泌的激活起了重要的作用,且又形成恶性循环,因此心力衰竭治疗的关键是需要阻抑激活的神经内分泌机制.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治疗心力衰竭的临床研究已近20年,已经被认为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基石,根据荟萃分析的资料显示ACEI可使死亡危险下降24%.近10年来β-阻滞剂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又是一项里程碑性的进展.CIBISⅡ、MERIT-HF、COPERNICUS的......

    作者:沈潞华 刊期: 2006- 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