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特点:内容丰富,信息量大,可读性强,刊出周期短;贴近临床,突出实用,数据准确,资料可靠。办刊宗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普及与提高相结合,面向临床,及时报道国内外临床内科方面的先进治疗经验和实用新技术,促进医学信息的广泛交流。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河北省教育厅

主办单位: 河北医科大学

出版部门: 《临床荟萃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4-583X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3-1062/R

邮发代号: 18-233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6

出版地区 河北

出版地区 河北

订购价格 408.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临床荟萃杂志
  • 杂志名称:临床荟萃杂志
  • 主管单位:河北省教育厅
  • 主办单位:河北医科大学
  • 国际刊号:1004-583X
  • 国内刊号:13-1062/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期刊收录:剑桥科学文摘, 农业与生物科学研究中心文摘, 哥白尼索引(波兰),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上海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临床荟萃杂志2006年第20期文章
  • 前列腺素E1联合吡格列酮改善糖尿病肾病的短期疗效观察

    2004年6月至2005年5月,笔者应用前列腺素E1联合吡格列酮治疗糖尿病肾病(DN)33例,并与常规治疗和单用吡格列酮进行比较,疗效较好,现报道如下.......

    作者:高鲜会;徐宏平 刊期: 2006- 20

  • 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糖尿病足3例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的主要并发症之一,每年的截肢患者中约50%是糖尿病患者,其中85%以上是因足部溃疡恶化造成深部感染或坏疽.以往治疗方法包括药物、血管搭桥和介入等,疗效均不理想.干细胞移植是一种崭新的治疗技术,也是近几年来发展快的技术,随着干细胞技术的出现及快速发展,这一技术也逐渐被用于下肢缺血性疾病.TateishiYuyama等首次应用干细胞移植治疗下肢缺血性疾病,取得成功.2003年3月北京宣......

    作者:李伟娟;项岫秀;俞芳;张慧芹;肖红珍;刘秀玲;刘阁玲 刊期: 2006- 20

  • 酷似脑干梗死的破伤风2例

    破伤风是梭状芽孢杆菌感染所致的传染病,当出现苦笑面容及张口困难、全身强直性抽搐等典型表现时诊断不难,但早期临床表现不典型时容易造成误诊,现报道我科收治的2例以饮水呛咳、吞咽困难为首发症状,误诊为脑干梗死的破伤风患者.......

    作者:王德超;闫奕;李会敏 刊期: 2006- 20

  • 十二指肠结核误诊为十二指肠肿瘤1例

    患者,女性,38岁.主因反复上腹隐痛、腹胀6个月,加重伴呕吐、消瘦1个月入院.6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上腹隐痛、腹胀,餐后加重,在家自服止痛、助消化等药物效果欠佳.......

    作者:张杰;郑芳;魏雪莲 刊期: 2006- 20

  • 阿奇霉素注射液致严重溶血1例

    注射用乳糖酸阿奇霉素为临床上广泛使用的抗生素,属大环内酯类,其机制是通过与敏感微生物的50S核糖体的亚单位结合,从而干扰其蛋白质的合成.阿奇霉素的不良反应主要是胃肠道反应及过敏反应.我院1例患者应用阿奇霉素后,出现溶血现象,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毅 刊期: 2006- 20

  • 川崎病伴严重肝损害1例并文献复习

    川崎病(KD)又名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系日本川崎富作1967年首先报告.该病临床以皮肤、黏膜、淋巴结、心脏损害为常见,少数患儿可发生肺脏、胃肠道、大脑、肾损害,近年来,该病并肝损害的报道日渐增多.现将我科近期收治的1例KD伴严重肝功能损害患儿结合文献复习报道如下.......

    作者:何少为 刊期: 2006- 20

  • 室间隔缺损经导管诱导自然闭合1例

    患儿,女性,10岁,因发现心脏杂音10年入院.查体:胸骨左缘第3、4肋间可闻及3级收缩期杂音,心电图示大致正常,胸片示肺充血,符合室间隔缺损.心脏超声心动图示先天性心脏病,膜周部室间隔缺损,心尖长轴切面显示缺损5.1mm,大动脉短轴切面显示缺损约位于10点钟附近,左室面基底部缺损5.6mm,右室面出口为2.8mm,各瓣膜结构回声未见异常.诊断为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膜周部).于2005年6月1......

    作者:解启莲;王震;张密林;高磊;朱晓丽;张源祥 刊期: 2006- 20

  • 靶向肝星状细胞的抗肝纤维化治疗新进展

    众所周知,肝纤维化(HF)是对各种病因所至的慢性肝损伤的一种修复反应,其实质是肝内细胞外基质(ECM)合成大于降解导致大量ECM过度沉积.研究证实,肝星状细胞(HSC)是ECM的主要来源,在HF的形成、发展和恢复过程中发挥着关键的作用.近年来,众多国内外学者以HSC为靶点的实验性干预和治疗研究已取得了可喜的突破,现就靶向HSC的抗HF治疗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夏金荣;侯军良;曹树旺 刊期: 2006- 20

  • 卡塔格内综合征

    卡塔格内综合征(Kartagenersyndrome,KS)又称家族性支气管扩张症,是原发纤毛运动障碍综合征的一种,其由支气管扩张、副鼻窦炎和右位心三联征组成[1].目前人们对其认识较局限,文献报道多为个例,本综述对KS流行病学及发病机制、临床症状、诊断几个方面进行总结.......

    作者:秦天娥;陈小燕;王茂筠 刊期: 2006- 20

  • 抗结核药物所致的肝损害

    结核病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公共卫生问题.抗结核药物的主要不良反应--肝损害,在临床时有所见,现就此问题综述如下.......

    作者:李志凤 刊期: 2006- 20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