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特点:内容丰富,信息量大,可读性强,刊出周期短;贴近临床,突出实用,数据准确,资料可靠。办刊宗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普及与提高相结合,面向临床,及时报道国内外临床内科方面的先进治疗经验和实用新技术,促进医学信息的广泛交流。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河北省教育厅

主办单位: 河北医科大学

出版部门: 《临床荟萃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4-583X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3-1062/R

邮发代号: 18-233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6

出版地区 河北

出版地区 河北

订购价格 408.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临床荟萃杂志
  • 杂志名称:临床荟萃杂志
  • 主管单位:河北省教育厅
  • 主办单位:河北医科大学
  • 国际刊号:1004-583X
  • 国内刊号:13-1062/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期刊收录:剑桥科学文摘, 农业与生物科学研究中心文摘, 哥白尼索引(波兰),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上海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临床荟萃杂志2006年第22期文章
  • 假性肠梗阻临床诊治要点

    假性肠梗阻(intestinalpseudo-obstruction,IPO)是指具有肠梗阻的症状体征,但无机械性肠梗阻病变的临床综合征.IPO常反复发作,与其他类型的肠梗阻难以区分,极易误诊误治,有些患者还因此接受了多次不必要的手术探查,既未达到治疗目的,还使病情的诊治更加复杂化.早期认识和适当的治疗是避免IPO误诊误治的关键.自1938年Weiss首先报道该综合征至今,许多学者对其进行了广泛的......

    作者:苏少慧;杨晶;甄承恩 刊期: 2006- 22

  • 内源性高磷血症患儿血清1,25二羟基胆骨化醇水平研究

    随着医学科学的飞速发展,钙磷代谢的研究也在不断深入.为了探讨高磷血症患儿血清1,25二羟基胆骨化醇[1,25(OH)2D]的水平,对我院发现内源性高磷血症30例报告如下.......

    作者:刘桂春;杨雪冰;韩素贵;张丽娜;苗桂杰 刊期: 2006- 22

  • 病毒性肝炎患者凝血、抗凝及蛋白合成功能异常变化及临床意义

    病毒性肝炎患者由于肝细胞的损伤导致肝脏功能减退,凝血机制障碍,抗凝及肝脏蛋白合成功能减退.笔者对本院收治的140例病毒性肝炎患者的总蛋白(TP)、白蛋白(A)、血清前白蛋白(PA)及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活化凝血酶原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抗凝血酶-Ⅲ(A-Ⅲ)、丙氨酸转氨酶(ALT)的活性进行了检测并将结果进行比较分析,探讨其临床意义,报告如下.......

    作者:杨晓荣;杨学农;武湘云;孙桂兰;张红芳;梁亮 刊期: 2006- 22

  • 检测血液中癌胚抗原信使核糖核酸诊断消化系统肿瘤血行转移

    明确肿瘤有无转移对治疗决策的制订、预后评估等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至今对肿瘤早期转移、微转移、血行转移等的诊断仍没有令人满意的方法.研究提示,癌胚抗原信使核糖核酸(CEAmRNA)指标在诊断肿瘤微转移方面具有较高的价值.检测血液中CEAmRNA指标,对诊断消化系统肿瘤血行转移有较大帮助,报道如下.......

    作者:王竹君;赵彦武;薛承岩;孙宝信;杜新生 刊期: 2006- 22

  • 重症病毒性脑炎患儿P-选择素水平变化

    病毒性脑炎是儿童时期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临床经过复杂,重症病毒性脑炎患儿可留有严重神经系统后遗症,甚至死亡,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严重的后果,研究其病理及病理生理变化,对指导临床治疗有重要的意义.通过检测病毒性脑炎患儿P-选择素水平变化,观察病毒性脑炎患儿血小板功能变化,旨在指导临床治疗.......

    作者:李春双;韩晓东;张秀荣;郭虎 刊期: 2006- 22

  • 恙虫病误诊24例分析

    恙虫病又名丛林斑疹伤寒,本病为恙螨叮咬人体后引起局部皮肤损害,然后病原体经淋巴系统进入血液,引起立克次体血症及毒血症,导致全身小血管炎和血管周围炎,并出现全身多脏器功能损害[1],如不及时诊断治疗很容易导致患者因多脏器功能衰竭而死亡.本病在临床工作中易误诊为普通伤寒、上呼吸道感染、肝炎、血液病等疾病.我们收集了近4年来24例被误诊的恙虫病患者,分析其临床特点及误诊原因.......

    作者:朱宏泉;许庆林;王钇力 刊期: 2006- 22

  •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诊断与治疗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diopathicthrobocytopenicpurpura,ITP),是由免疫机制而无其他病因引起的血小板破坏过多,造成血小板减少的常见出血性疾病.女性与儿童多见,男女发病比约为1:2.结合多年来临床经验,就合理诊治ITP需注意的一些问题,谈以下几点体会.......

    作者:林凤茹 刊期: 2006- 22

  • ATP结合盒转运子A1的功能、代谢及其影响因素

    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病是工业化城市人群致死的重要原因,其始发于动脉壁内的巨噬细胞对脂质摄取,从而产生大量泡沫样巨噬细胞积聚.高密度脂蛋白(HDL)及其载脂蛋白可以抑制血管壁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主要表现为HDL将游离胆固醇从周围组织(包括动脉粥样斑块内)转运到肝脏进行再循环或以胆酸的形式排泄,这一过程称作胆固醇逆转运.其中胆固醇的外流可通过弥散或受体介导的方式进行.在受体介导的主动的胆固醇外流过程中......

    作者:强华;严晓伟 刊期: 2006- 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