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特点:内容丰富,信息量大,可读性强,刊出周期短;贴近临床,突出实用,数据准确,资料可靠。办刊宗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普及与提高相结合,面向临床,及时报道国内外临床内科方面的先进治疗经验和实用新技术,促进医学信息的广泛交流。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河北省教育厅

主办单位: 河北医科大学

出版部门: 《临床荟萃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4-583X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3-1062/R

邮发代号: 18-233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6

出版地区 河北

出版地区 河北

订购价格 408.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临床荟萃杂志
  • 杂志名称:临床荟萃杂志
  • 主管单位:河北省教育厅
  • 主办单位:河北医科大学
  • 国际刊号:1004-583X
  • 国内刊号:13-1062/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期刊收录:剑桥科学文摘, 农业与生物科学研究中心文摘, 哥白尼索引(波兰),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上海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临床荟萃杂志1999年第16期文章
  • 机械通气患者院内获得性下呼吸道感染的分析

    目的:探讨机械通气患者院内获得性下呼吸道感染的有关因素及致病菌谱.方法:对84例机械通气超过48小时病例采用回顾性方法进行分析.结果:院内下呼吸道感染发病率48.8%,其发病的平均时间为机械通气后(68±3.5)天,每增加1天发病率增加(4.3±2.3)%.血糖浓度高于正常的44例和血糖浓度正常的40例院内下呼吸道感染发病率分别为63.6%和325%(P<0.01),有感染者和无感染者平均血糖浓度......

    作者:丁德良 刊期: 1999- 16

  • 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病毒性肝炎临床观察

    还原型谷胱甘肽(TAD)是由谷氨酸、胱氨酸、甘氨酸组成的三肽,含活性的SH基健,参与体内重要生化反应,具有保护细胞膜、促进肝细胞代谢、解毒、清除自由基及胆汁排泌等功能[1].上海市传染病医院、新华医院、华东医院共应用TAD治疗病毒性肝炎53例,药物性肝炎4例,脂肪肝2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高涛;巫善明;徐国光;王渭康;王秀玲;戴兆云 刊期: 1999- 16

  • IL-2在慢乙肝患者病毒清除中的临床研究

    慢乙肝患者免疫功能紊乱,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在植物血凝素(PHA)刺激下产生白细胞介素2(IL-2)的功能低下,而且HBeAg阳性较阴性者更甚,这一观点已成共识[1,2].为进一步探讨IL-2在慢乙肝患者病毒清除中的作用,探讨不同IL-2水平的慢乙肝患者对外源IL-2治疗的反应,我们检测了64例病毒复制指标阳性的慢乙肝患者IL-2水平,其中40例进行了自体LAK细胞治疗前后IL-2变化的观察......

    作者:陈明;吴文漪;李秀华;张言超;韩方正 刊期: 1999- 16

  • 支气管类癌2例报告

    支气管类癌系临床上比较罕见的支气管低度恶性癌,文献报道其发病率不足支气管肿瘤的4%[1],我科近年来收治了2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樊慧珍;杨振峰;张丹 刊期: 1999- 16

  • 酷似肺癌的肺部隐球菌感染1例

    患者,女,31岁.主因咳嗽、咳痰、痰中带血丝4月余,加重伴右侧胸痛15天而入院.入院前4个月经常咳嗽,咳白色粘痰,3个月前咳痰较前加重伴血丝,以肺炎、支气管扩张于当地医院用青霉素治疗15天,未见好转,并伴右侧胸痛,胸部CT检查,诊断为右肺周围型肺癌转来我院.......

    作者:李云华;杨鲁华;韩光芹 刊期: 1999- 16

  • 耶尔森菌病1例报告

    患者,女性,38岁,工人.因持续高热10天,体温38℃以上,呈稽留热型,经用退热剂后,体温下降不明显,伴头痛,全身关节酸痛,极度乏力,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胃内容物1次.发热第3天,曾腹泻1次,后转为便秘,腹胀.曾在外院就诊,予以先锋霉素Ⅳ号等治疗,发热不退.......

    作者:钱月贞 刊期: 1999- 16

  • 胃腺异位1例报告

    肠穿孔的原因很多,但由胃腺异位造成的极为罕见.现报道1例.患者,男,46岁.因间断腹胀6年,腹痛3年,加重20小时入院.患者自1991年始无诱因腹胀,1994年出现脐下胀痛,与进食及体位无关,排气后缓解.......

    作者:陈未;朱峰;孙钢;麦灿荣 刊期: 1999- 16

  • 肺曲菌病的研究进展

    近年来,随着新型高效广谱抗生素的不断问世,各种抗癌药物、激素的广泛应用以及诊断技术的提高,肺曲菌病(Pneumonaryaspergillosis)发病呈明显上升趋势.现将近年来有关该病的研究进展报告如下.......

    作者:魏立明;党福全 刊期: 1999- 16

  • 维生素C抑制和杀灭幽门螺杆菌研究概述

    维生素C既可以还原形成,亦可以2-脱氢氧化形成存在.抗坏血酸为维生素C的还原型,也是一种强氧化剂,有明确的预防胃癌的作用[1].幽门螺杆菌(HP)为胃癌的主要独立危险因素[2],WHO已将HP定为Ⅰ级或明确的致癌因子,根除HP感染可阻止胃癌发生过程的发展.本文就维生素C与HP的关系,复习有关文献,简要综述如下.......

    作者:熊碧芳;黄经 刊期: 1999- 16

  • 选择性肠道去污染预防肝硬化原发性腹膜炎的研究进展

    原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pontaneousbacterialperitonitis,SBP)是肝硬化的严重并发症.住院者的发病率为10%~20%.在腹水蛋白<1g/dl的高危患者中,短期发病率高于50%[1].已有多个研究[2~4]表明,肝硬化并SBP具有很高的住院病死率(29%~40%)和复发率(30%~70%).80年代后期以来,已有多位国外学者对高危肝硬化患者的SBP预防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

    作者:陈祝英;郑赓唐 刊期: 1999- 16